来源:天津社会科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大众化宣传,1月20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举办。市社科联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钟会兵主持会议。
会上,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社科理论工作,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提出要聚焦凝心铸魂,坚持不懈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要牢记殷殷嘱托,坚持不懈深学细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懈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加强津派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坚持不懈深化津派文化研究、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在主题发言环节,6位专家从不同领域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教授张贵认为,天津立足“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协同发力,构建协同新机制。二是统筹存量优化与增量培育,激发区域新动能。三是聚焦流量优化与质量创新,拓展协同新空间。四是注重整体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提升协同新水平,全面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两翼”建设。他建议:一是坚持系统思维,在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中先行示范。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科创园区建设为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以交通流、人才流、技术流为主,有力支撑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与天津产业体系融合。二是坚持创新思维,在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先行示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坚持辩证思维,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先行示范。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文旅深度融合。四是坚持把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在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先行示范。探索生态环境为导向开发模式,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着力构建生态共建共享机制。五是坚持发展思维,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推动便捷高效落实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和政策衔接落地见效,探索建立京津冀优质公共服务跨区域供给体系。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敏鹏教授认为,将人机之间的行为交互上升到认知交互,实现人机深度融合,是脑机接口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特征。脑机接口通过在人脑与机器之间实现直接对话,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人类对机器的操作效率,还能够增强机器的智能化水平,在医疗、科研、工业、教育、娱乐、国防等诸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天津是国际脑机接口领域的学术高地。天津大学在脑机接口相关领域,学科齐全、基础雄厚、优势突出,形成了从原理到技术、从软件到硬件、从科学到工程的完整技术链条。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也面临一定挑战,包括:脑机接口企业缺乏完整的技术链和人才链,导致产业化能力较弱;受资源和人才不足的限制,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媒体对脑机接口的报道缺乏规范,导致公众对脑机接口的认知存在误区。建议要补全技术链和人才链,推动高水平大学通过交叉学科设置等方式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鼓励国有企业与高校合作建设科研创新平台,推动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落地。鼓励国有企业与高校合作,建设科研创新平台,推进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推动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落地。
网上足球投注平台
院长齐俊妍教授认为,第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向更加全面、深入和系统的新阶段,以及国际经贸规则逐渐从以市场准入为主的边境间措施转向以规制融合为主的边境内措施,比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层次更高的制度型开放日益重要。第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以制度型开放为主线。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通过规则变革和制度优化,实现互利共赢和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利用制度型开放倒逼国内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第三,要将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型开放的战略抓手,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突出系统集成,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天津社科院历史所所长任吉东研究员认为,“以文化人”必须把人的文明摆在首位,丰富“化”的内容与形式,以先进理论“化”文明市民,着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以文惠民”必须把人的需求摆在首位,强化“惠”的制度与实践,以公共服务“惠”人民群众,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探索开展“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以文润城”必须把城的特色摆在首位,打造“润”的名片与品牌,以津派文化“润”城市品牌,做好城市文脉赓续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兴业”必须把业的创新摆在首位,把握“兴”的路径与方向,以新型业态“兴”产业之都,坚持重点领域与“文化+”相结合、文化园区+城市更新相结合、新兴业态+头部主体相结合、数字赋能+赛道拓展相结合,从市场主体、业态焕新、老字号赋能、产业载体建设等方面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宋林霖教授从“1个中心”、“2个平衡”、“3个目标”、“4类主体”、“5大机制”等维度,深入探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的重要论述的理解和把握。“一个中心”体现为,在城市治理中要立足人民的需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治理的奋斗目标,城市建设成果要由人民共享。“两个平衡”体现为平衡发展与安全、发展与生态,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三个目标”体现为要建设宜居城市、安全城市、智慧城市,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和灾害应对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四类主体”体现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城市治理格局。“五项机制”体现为法治、市场、参与、科技、协同等在城市治理机制的作用。
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倪明胜教授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使党和国家的治理效能得到充分释放。第一,要增强历史主动,把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内生逻辑。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党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制度更好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要靠改革、靠制度,以党内之“制”实现党内之“治”。第二,要注重改革创新,把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实践要求。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有效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要始终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第三,要坚持质量导向,把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效能追求。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过硬,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要聚焦解决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等问题,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各理论研究基地负责人、津派文化研究中心专家代表、我市社科界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天津社会科学院相关链接://www.tass-tj.org.cn/xwdt/2025/01/21/detail_2025012115960.html